文章目录[隐藏]
根据最近的媒体报道,2025 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 1335 万人,竞争非常激烈,对于广大学子来说,进入清北等名校都是大家的理想,每年都有无数人为此努力。
以往总会有一些黑马学校:每年会考上一两个清华北大的学生,但近年来,这种现象却越来越少。
是因为录取人数太少?还是分数线太高?
裸分考名校,从来都不简单
从 1977 年恢复高考以来,高考的报考人数和录取比例都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,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,能上大学越来越容易了。

虽然有很多过去的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了,但近些年随着考生的增多,本科录取率并不是一直增长,近两年都出现了下降的情况。

如果进一步把数据统计的口径调整为重点院校,2024 年全国 985 院校整体录取率约为 2.4% ,双一流高校(含 211 院校)的录取率约为 5.3% ,若要考上清北则更困难。
所以对于现在的考生来说,就是上大学容易,上好大学难。

2024 年全国高考考生达到 1342 万人 ,清华、北大合计录取本科生约六千余人,录取率约为 0.05 %, 也就是平均 1 万高考考生中只录取 5 个。
而在各个录取途径中,凭高考裸分进入清北的考生占比仅略高于 45%,分配到有的省人数占比则更低,很多省裸分的佼佼者往往要排到全省排名前一百才有机会被录取,裸分进清北难度十分大。
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强基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,在清北录取中占据很大的比例。
实际上,不止清北,各个名校的录取方式都趋于多样化发展,特殊类别招生已成为高校选拔在优秀人才中进一步选优、不唯分数论的重要途径。
因此近年来,不少学生和家长都围绕着竞赛升学这条路谋划和布局,这个竞赛即为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(简称“五大学科竞赛”),这个在清北招生中占据 38% 比例的学习方向。
为何越来越多人选择信息学竞赛
恢复高考四十年以来,即便“大学生烂大街”的言论一再出现,但直到今天,考上 双一流仍是难度不小的事情。
相比以前,如今的考生裸分进入名校越来越难,个性化的招生通道自然成为众人争夺主战场。
其中最受家长和同学们青睐的就是五大学科竞赛,而在数物信化生五个学科中,信息学又是相对更好的选择。
首先,信息学是五大竞赛里参赛人数少,且参赛年级跨度宽的竞赛,在竞赛中获得省一奖项也更加容易。

在群体规模上,奥数参赛群体高达数百万,而信息学竞赛学生群体才约二十万,竞赛得奖率也比奥数高得多,但含金量却丝毫不逊色。
此外,信息学的全自动判题评分也是最公平公正的判题方式,使用机器判题和多轮竞赛机制,减少了人为因素和单次成绩对比赛的影响。
而且信竞是跨年龄段最广的竞赛科目,比其他科目有更高的试错率,而且在中考中还可以凭奖项通过科技特长生政策进入心仪高中。
通过信息学竞赛获奖,学生在高考时可以参与名校综合评价、强基计划等特殊招生政策,信奥赛证书对申请国外一流大学也有所帮助。
参加特殊类型招生注意事项
特殊招生路径给了考生更多低分上名校的机会,近年来报考热度逐年上升,竞争愈加激烈,尽管这些路径的招生条件及报考要求不尽相同,但仍有很多共通之处,总体来说,低年级考生可从以下方面提早准备:
1. 要兼顾平时文化课成绩从各名校简章及招录情况来看,平时成绩在综合评价等特殊招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,如部分院校要求考生平时成绩居于年级前 10%-30% ,或报考时要求填写高中期间历次大考成绩。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也能直接决定了考生能否入围/被录取,对于可选的院校层次也有所影响。
2. 注重综合素质拓展学有余力的考生可以适当开展竞赛学习,拥有竞赛奖项在强基计划、综合评价、科技特长生等特殊招生中都有很强的优势。高校特招也非常看重考生的综合素质,低年级考生可以从参加夏令营冬令营活动、社会实践活动及学校评优评奖等方面进行提升。
3. 重视提前接触高校的机会目标清北等顶尖高校特殊招生的考生,也要重视提前接触高校的机会,积极参加高校组织的各项夏令营、冬令营等活动。从往年情况看,在夏秋冬令营中表现优异对特殊招生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。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正不断变革,这也要求优秀同学的家长们要打破思维定势,不要一味地拼裸分,要提早规划准备、争取特殊类别招生入场券。